虽不致死导演:Alexe Poukine主演:十九岁的艾妲答应前往熟识男性的家里晚餐。事情发生得很快,她并没有抵抗。她的身躯已死去,灵魂早已分崩离析。艾妲的故事结合了其他人的故事,纵使不太一样却又非常相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一样是肮脏不堪的故事,令人难以置信却又是日常上演的故事。“就如同我们为了要警告城邦暴雨将至,但却讲另一种语言。我们介绍自己,却告诉他人我们做了那些不善之事。”——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诗集1913-1958, 第8卷══导演之言══2013年,在我的第一部电影结束放映后, 有一个与我同龄女性走到我面前说有个故事要告诉我, 事件是在九年前发生过, 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我们再次见面, 她向我倾述她在十九岁的时候, 被一个她认识的男人, 在同一个星期内性侵了三次. 我对于她感到十分同情, 却也非常惊讶. 在讲述的经过中, 我才发现所有一切都与我的想象差距很大. 我以为性侵都发生在晚上,在无人的街道上,施暴者是一个心理变态的陌生人,粗暴地又或者持有武器而施予加害者。我将这个故事告知我周围的人,许多我亲近的朋友告诉我她们有过相同经历。人数多到让我的脑子一片混乱,而且她们并没有告诉我这些经历。我明白我从来都没有重视这件事情核心问题,我们只是想要了解别人究竟对我们做了多么恶意之事,并且某种程度上我们“放任”他去做。虽然我没有被性侵过,但如同大部分女孩一样成长伴随着如此威胁,并且多次保持坚决态度拒绝跨越那道线。当我十九岁时,对于爱情还抱有天真幻想。我的防线并不是那么清楚。若是我像艾妲遇到一样的遭遇,遇到了错误的人,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像她一样处理得这么好。我拍摄这部片子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确信艾妲的故事并非仅仅个人悲惨经历,而是程度大到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当我在拍摄此纪录片时,好莱坞制片哈维·温斯坦事件还没有发生。我认为要让大众听到像艾妲这样被认为不够符合被害条件、却能够感同身受的故事是有难度的。拍摄艾妲这样的故事有时候会有太大回响,并且我知道纪录片必须要成功传递信息, 而又不能隐藏其中暴力, 也不能扭曲她所经历过现实。如何将如此本质上毁灭性却又属于私密经验传递出去, 受到影响将会如此巨大, 却又无法公开? 因为我们希望不要将真实经过拍摄出来而流于轶事或说教. 因此决定采用另一种剧情虚构的方式, 就是要求不同人站在艾妲的角度, 写出那个人所诠释的内容. 故事结构安排希望让观众能够循着艾妲的叙事无法在一开始就判断出她遭遇到何事,而事件本身也令人看不透,甚至“强暴”一词到电影后半才出现。因为越晚陈述清楚她的经验,这个词汇越被隐藏在描绘的现实里。我选择让艾妲仅仅是陈述故事,希望让观众能够自己去拼凑这个女子的影像。可以全是艾妲的样貌,又或者不是她。我希望这个女子的脸是虚构、普世大众化,在整部片中从头到尾去想象她的面容。通常我们产生同理心会与此人性格有关, 而较少关注他究竟经历过或说了什么. 甚至有几段我尝试了不同解读方法. 因此, 我希望观众也能审视这套自我投射机制...
Copyright © 2008-2023